2022年9月,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印发的《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2022年)》,“07理学”门类下新增“0751气象”专业学位,旨在重点培养适应实际工作岗位需要的应用型高层次人才。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也是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高峰计划A类建设高校。学校前身为南京气象学院,始建于1960年,是新中国创办的第一所气象本科院校,被誉为“气象人才的摇篮”。其中,大气科学学科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教育部学科评估等级A+,气象学为国家重点学科。
本专业教学科研资源丰富。建有以下国家及省部级科研平台,包括:气候系统预测与变化应对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气候系统预测基础科学中心、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气候与环境变化教育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水利部水文气象灾害机理与预警重点实验室、中国气象局气溶胶与云降水重点实验室、中国气象局生态系统碳源汇重点实验室、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大气科学与环境气象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
本专业师资队伍实力雄厚。拥有教育部“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教育部“陆地碳水循环与气候变化”创新团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江苏省“双创团队”等共计55个省部级及以上教学科研团队,导师团队中汇聚了近百位国家级和省部级高层次人才。
本专业具备坚实的产业平台支撑。学校与南京江北新区共建中国气象谷,构建“气象+”产业集群和全国气象产业策源集聚中心,建有国家大学科技园和国际技术转移中心,攻克“极端天气过程可预报性”等7项核心技术,获国防科技进步一等奖,孵化创新研发机构3家,积极引领气象产业与国民经济各领域的深度融合发展。
气象专业学位的设立,进一步完善了大气科学学科体系,开辟了应用型气象高层次人才培养的新路径,推动人才培养模式由单一的学术型学位向学术型与专业型学位并重的方向转变。这一举措不仅拓展了气象人才源头培养的渠道,强化了培养质量的关键环节,也为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所需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了坚实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