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新闻|公告  新闻快讯
新闻快讯

跃上葱茏四百旋,学在青云山川间——生态与应用气象学院2022级本科生庐山综合实习圆满结束

发布者:刘洁 发布时间:2024-07-15 浏览次数:10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为加深本科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与应用,培养团队协作意识与能力,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76日至711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生态与应用气象学院开展了为期六天的庐山野外综合实践教学。本次实习由学院沈李东副院长等8名教师带队,2022级生态学、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本科生(含国科大联培)参加,实习内容涵盖植物学、普通生态学、土壤地理学环境地学基础以及作物栽培学等主干课程。2022级庐山实习团队团结互助、吃苦耐劳、严谨求学、力求创新,以饱满的热情和昂扬的精神圆满完成了本次综合实习任务。

庐山位于与湖北省紧邻的江西省九江市,集“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世界文化景观”和“世界地址和公园”等诸多美誉于一身。它不仅拥有丰富的人文资源,更因其独特的地理形成过程和地理位置,展现出了鲜明的地带性特色。随着海拔的逐渐升高,这里的植物、地质地貌、土壤以及气候都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为学生们提供了一个天然、绝佳的野外综合实习基地。

怀揣探索之心,开启实习旅程

76日,随着朝霞渐染尚贤楼的檐角,一场关于自然与科学的美丽旅程正式开启。从南京到安庆,从黄冈到九江,7个小时的车程拉开求索真知的序幕。《土壤地理学》的第一个实习点位于庐山山脚的濂溪区振兴石化加油站附近,李平老师带领同学们共同观察了典型红壤剖面各发生层的特征,引导大家回忆红壤的形成条件和主要成土过程,并且结合五大成土因素学说讲解了庐山地区土壤垂直分布规律。不仅加深了同学们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而且通过红壤性质快速测定的实际操作,有效提高了同学们的野外科研实践能力,为未来几天不同土壤剖面的观测实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李平老师讲解红壤网纹层形成的条件和原因

同学们进行土壤基本性质的快速测定


不惧山高路远,永记历史征程

77,实习团队来到庐山第二高峰大月山。在刘蕾和张国友两位老师的耐心指导下,同学们精心挑选典型植物类群,布设不同尺度的植物样方,分别对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的植物种群进行了详尽调查、识别、统计并测量了植物胸径等基本指标和环境因素如土壤温湿度、光照等,在实践中巩固学习个体、种群、群落及生态系统方面的理论知识。在王锦旗老师的带领下,同学们不仅学习了运用罗盘来测量岩层倾角、倾向及走向,还深入考察了庐山独特的地质结构和地貌特征;通过细致的观察和深入的思考,同学们见证了流水侵蚀的力量,逐渐明晰了庐山独特地形的成因与演变历程。夏围围老师向同学们介绍了庐山植被的垂直地带性分异特点以及不同海拔生长的主要植物类型,悉心讲解了野外植物分类调查的方法和注意事项以及植物腊叶标本的采集和制作步骤。下午,师生们探访庐山会议旧址开展党建活动,参观了许多当年珍贵的实物、照片和根据纪录片制作的录相片,深切感受到红色文化的厚重底蕴。

同学们进行样方调查

王锦旗老师讲解罗盘的使用方法

大月山水库师生合影留念

庐山会议旧址留影


慨叹植物多样,树立自由意志

78日,实习团队满怀热忱地进入庐山植物园,深入研习这片绿意盎然的天地。在幽静的茶园,李仁英老师详细地阐述了茶树的叶片特色、茶叶的精致制作技艺与丰富多样的品种,并深入剖析了庐山云雾茶在市场上的独特优势。此外,李老师还为大家解读了茶叶栽培的理论精髓,不仅包括茶树最适宜生长的土壤、地形与气候条件,还详细阐述了施肥的最佳时机、种类与用量,以及面对病虫害时应当采取的紧急防控措施。

为了让同学们更全面地了解植物资源的多样性,学院特别邀请了专注于庐山植物研究三十余年的万慧霖教授做指导,带领同学们深入学习了庐山植物园中各类植物的独特形态、生长习性以及利用现状。此次研学之旅不仅拓宽了同学们的知识视野,更让他们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奇妙与魅力。

在学习专业知识之余,万教授还带领同学们来到了陈寅恪先生的墓前。他深情地鼓励同学们,要秉持“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不断追求真理,勇于创新,这样才能为专业的科学研究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为社会的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李仁英老师讲解茶的栽培知识

万教授讲解植物特性


植物园师生合影留念


奠基经验之石,攀爬实践之山

79日到710,同学们在完成专业实习内容的同时,也感受着大自然的奇妙。在三叠泉,师生们亲眼目睹了瀑布从陡峭的崖壁倾泻而下,宛如银色的丝带,晶莹剔透,声势浩大,景象壮观;在王家坡谷地右侧,大月山与女儿城北部尽头交相辉映,构成了一幅令人叹为观止的自然画卷;在五老峰之巅,大家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了云海翻腾、峭壁陡峭的震撼,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在如琴湖畔,聆听着湖水的波涛声,欣赏着湖光山色;观白居易草堂,仿佛与古代文人墨客进行了一场穿越时空的心灵对话;在仙人洞,远眺可窥见城市轮廓,宛如一幅诗意的水墨画,洞口峭壁耸立,尽显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每一次的探索都是一次挑战与乐趣的交织,每一次的观察都让同学们对自然的伟大与神秘产生了更深的敬畏与热爱。

夏围围老师讲解生长锥的使用方法

三叠泉留影纪念

庐山牌坊合影留念

遥望星辰大海,未来无限可期

711日下午,实习团队安全归来,为这次庐山之行画上了圆满的句号。此次实习,不仅是对专业知识的实地检验,更是对学子们意志品质和团队协作能力的全面锤炼。在考察的旅途中,同学们细致入微地观察,一丝不苟地记录,对地质地貌、植物生态等多个领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索。无论是在山林间的徒步跋涉、陡峭山峰的攀登,还是在样方考察、植物调查中,都充分展现了他们的专业素养和坚韧不拔的毅力。在外出学习中,同学们也学会了包容与理解,建立了深厚的友谊。这些宝贵的经历将成为他们人生道路上熠熠生辉的财富,激励着他们不断前行。

行千里,始于足下。只有脚踏实地,才能一步步迈向成功的彼岸。望星空,怀抱远大理想,以追寻与探索的热情,才能指引实践之路的明灯。此次庐山实习不仅是一次对自然的深入探索之旅,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与成长的见证。我们期待这些学子们,在未来的道路上,以满腔的热情和坚定的信念,书写属于自己的辉煌篇章,继续探索与创造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