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年 5 月 15 日,美国地球物理联盟 (AGU) 会刊EOS 上发表题为“小喜马拉雅山的森林、水和生计”的科学新闻文章(https://eos.org/features/forests-water-and-livelihoods-in-the-lesser-himalaya)。该文章是2023年9月在尼泊尔博卡拉举办的“小喜马拉雅森林-水-生计关系”国际研讨会的总结凝练和郝璐教授生态水文团队正在尼泊尔开展的合作研究项目的进展。
文章提出,喜马拉雅等高海拔地区对全球变暖的脆弱性以及由此产生的下游供水变化和生物多样性丧失一直是全球变化关注的热点,以社区为基础的森林管理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帮助平衡一系列生态系统服务,包括稳定的水供应和可持续的林产品采伐。然而,虽然国内外对“高喜马拉雅山”进行了深入研究,但对于海拔较低的小喜马拉雅山(即中山地区、西瓦利克山麓和特莱平原)生态系统的科学关注要少得多。但是中山区至关重要,因为每年从喜马拉雅中部流出的总水流的80%以上来自小喜马拉雅地区只有不到20%的水流由源自喜马拉雅山高地的雪和冰川融化。土地利用、土地覆盖、气候和人口结构的复杂变化正在给该地区数百万人的水安全带来压力。
在过去的三十年里,尼泊尔小喜马拉雅山的森林面积和质量有了显著的改善, 有逐渐‘变绿‘趋势。但是,受气候变化和土地利用变化影响,该地区的泉水量一直在下降,直接影响居住在高海拔农村居民日常供水。近年来,城市用水需求的增加也加剧了该区域旱季自然供水短缺问题。因此,需要全面理解和解决小喜马拉雅地区新出现的森林与水和生计问题,通过多学科合作进行森林水文研究。为此,研究团队针对资料缺乏地区,采用遥感和多尺度流域模型,并选取当地有代表性的森林开展实地测量,促进了尼泊尔森林水文研究,为建立尼泊尔第一个森林关键区观测站做出了贡献。同时,这些研究为当地政府提供了可靠数据,提高了当地森林水资源研究与管理的能力。
本文作者包括国际著名森林水文学家L. Adrian Bruijnzeel、Ge Sun,以及中国、尼泊尔的主要研究合作者Jun Zhang,Krishna Raj Tiwari,Lu Hao。该项目得到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SFC)(42061144004,“林业、水资源和生计”综合途径: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实现尼泊尔可持续发展”) 资助。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国际生态系统管理伙伴关系(UNEP-IEMP)是其中的共同负责单位。
图 1 这张卫星图像显示了印度、尼泊尔和不丹喜马拉雅山脉的一长段。小喜马拉雅山脉的范围从雪线附近的深色森林的下边界(大致沿着3000米的轮廓线,标志着从阔叶到针叶林的过渡)向南延伸到山麓森林,并进入印度恒河平原的最北部,称为特莱平原。来源:底图、谷歌地球
图 2 “小喜马拉雅森林-水-生计关系”国际研讨会与会者合影(2023年9月,尼泊尔 博卡拉)
论文信息: Bruijnzeel, L. A., G. Sun, J. Zhang, K. R. Tiwari, and L. Hao (2024), Forests, water, and livelihoods in the Lesser Himalaya, Eos, 105, https://doi.org/10.1029/2024EO240217. Published on 15 May 2024.
论文链接:https://eos.org/features/forests-water-and-livelihoods-in-the-lesser-himalay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