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应用气象学院罗小三教授应邀在英国皇家化学会RSC期刊Environmental Science: Atmospheres在线发表了题为“Ecological and human health risks of atmospheric microplastics (MPs): a review”的约稿综述论文,对大气环境中备受关注但知之甚少的新污染物--微塑料的污染来源、物理形貌、成分特征、时空分布、迁移归趋、生态风险和人体健康风险等进行了系统归纳和分析讨论。论文第一作者是我院环境生态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姚雪雯。
微纳塑料是环境中普遍存在且持久的新兴污染物,对生态系统和人体健康都造成潜在风险,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环境问题。除了水,大气也是环境中微塑料迁移的重要媒介,然而,以往研究重点大多集中在水环境和土壤环境,对于大气中的微塑料及其环境过程和风险则认知非常局限。本文系统梳理了已发表的有限文献资料,对大气微塑料的来源、分布(尺寸、颜色、浓度、成分)特征,迁移过程和环境归趋,可能造成的生态风险和人体健康风险分别做了归纳分析,为微塑料的环境管理和污染防治提供依据。
结果表明,在全球多地的大气沉降、室内外空气、雪和街道灰尘等大气相关环境样本中都检测到了微塑料的存在,其分布特征存在较大的时空变异,纤维状和碎片状是最常见的形状,粒径范围4~5000 μm主要集中在200~600 μm,颜色多为黑色、蓝色和白色,最常见的塑料聚合物类型包括聚乙烯 (PE)、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PET)、聚丙烯 (PP)、聚苯乙烯 (PS) 和聚酰胺 (PA)。合成纤维纺织品(衣物、床上用品、窗帘等)、道路灰尘(轮胎磨损等)、垃圾填埋场是大气微塑料的主要来源,并通过迁移传输、干湿沉降进入水和土壤生态系统中对动物、植物、微生物造成各种生物效应。无论是室内还是室外空气中,都检测到了小于10 μm的微塑料,表明空气中的微纳塑料可以被人体吸入,目前已从人肺组织观察到多种类型的微纳塑料证实。大气微纳塑料及其所携带的有害物质可以通过呼吸道吸入、口腔摄入和皮肤接触等途径进入人体。吸入微纳塑料对人肺上皮细胞的内化、细胞活力、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造成不利影响,引起人体急性/慢性呼吸道疾病。含有添加剂的微塑料颗粒通常更具有炎症潜力。食入或吸入的微纳塑料可能会进入血液,也可能在易位后对其它器官(如肝脏、胚胎、大脑等)产生毒性。
总之,大气中微纳塑料的粒径分布和成分特征及其人体暴露途径和健康风险特别是具体毒性作用机制亟待深入探究和更多实际环境监测证实。罗小三教授实验室正在进一步深入开展相关研究。
原文链接:https://pubs.rsc.org/en/content/articlelanding/2022/ea/d2ea00041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