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大气中左旋葡聚糖(LG)被当作生物质燃烧的有机分子标记物受到大量关注,其在大气中分布广泛,并具有明显的区域分布特征:整体表现为农村高于城市、高于森林海洋等偏远地区,且颗粒相远高于气相。然而,尚缺少从不同相态的角度来分析大气中LG的光化学降解。
在学院实行本科生导师制的支持下,应用气象学院大二本科生赵梦缘与学院研究生一起参与LG科研项目,近日,以第一作者在大气、环境核心期刊《环境化学》上发表题为“大气颗粒物中左旋葡聚糖光化学的研究进展”的论文,论文总结了大气中LG在液相、气相和非均相中自由基、离子、温度、湿度等因素对LG光化学影响,以及LG排放进入大气后的光化学反应机制,并对减缓大气中LG光化学降解进行了展望。文章重点总结了LG在不同的相态中反应速率(图1):在液相、气相和非均相中羟基自由基、Bronsted酸和Criegee中间体等都会促进LG降解,其中羟基自由基的催化降解作用最明显;其次,随着pH值的升高LG的降解速率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大气中的无机离子(SO42-,NO3-,NO2-)也会对LG的降解产生影响。随着SO42-和NO3-浓度的增加,LG的降解速率呈现一种先减后增的趋势;但随着NO2-浓度增加,NO2-对LG降解抑制作用增强。除此之外,温湿度也可以影响LG的降解,温度的升高会加快LG的降解,但湿度对LG降解的影响与温度相反,湿度增加会抑制它的降解。
论文题目:大气颗粒物中左旋葡聚糖光化学的研究进展
论文链接:http://hjhx.rcees.ac.cn/article/doi/10.7524/j.issn.0254-6108.2021091901